小河口村[山東濰坊市安丘凌河鎮下轄村]

小河口村[山東濰坊市安丘凌河鎮下轄村]

小河口村位於安丘市西部,自安丘市沿下小路西行30公里,映入眼底的一座小村便是,小河口南依翔龍山,北靠汶河邊,西鄰溫泉河,望山夾水而居,山青水秀,人傑地靈。地處暖溫帶濕潤季風區,氣候溫和,四季分明。 小河口村地理位置優越,下小路從門前走過,交通發達,距紅沙溝鎮駐地不足一里。人口皆為漢族,都為李姓人家。全村農業生產緊緊圍繞建立特色農業、綠色農業、生態農業,堅持項目帶動戰略,近年來已逐漸發展為以大姜,芋頭,山藥等經濟作物為主,以其他蔬菜為輔的耕作模式。並沿下小路創辦多個蔬菜收購點,每逢蔬菜收穫季節這裡人流涌動,熱鬧非凡,即服務了周邊村落菜農,也帶動了本村不少勞動力就業。小河口村民熱情好客,歡迎各位有識之士來此觀光投資,洽談合作。

基本信息

歷史沿革

農特產 農特產

小河口村原名小北莊,原址在村北2里處,此莊北瀕汶河,東臨溫泉河,夾水而居。明隆慶三年(公元1569年)七月一場特大洪水淹沒了小北莊。村莊遭盪,村址南移二里,於溫泉河西岸原郚城故城立駐,取名“墨水村”,暗意以詩書立家。清朝同治年間,縣太爺路過這裡,聽說村名不以為然,接以村東有河,不遠入汶為由,取名“小河口村”,沿用至今。

姓氏由來:

小河口村人家皆為李姓,為明初由諸城遷移至此,為諸城古城李氏旁支,我古城李氏,自宋以來即家於諸, 世居城之東南古城子村,前世譜失,尊‘子初’祖為一世。子初祖生‘成友’,古城譜叫‘伯榮’,疑其字。伯榮生子二,長‘謹’次‘嚴’,伯榮祖帶謹祖遷安丘郚城以北的小北莊(今小河口村)落戶,嚴祖留諸城。諸城古城李皆嚴祖裔,北郚古城李皆謹祖裔,同出一脈,兩地繁衍生息,延綿不絕。我兩地古城李氏,要加強聯繫,發揚光大祖宗之基業!古城李自子初祖始到臣字輩已是二十一世。嘉慶三年又與古城續修了家譜,北郚譜為首卷,諸城譜為次卷,預定了十六輩,從十四世起,其名已定者勿究,未定者按 學、望、醇、德, 勛、志、名、臣, 家、聲、克、振, 世、澤、長、新。上世紀九十年代古城子與紅沙溝李氏族人們在清十六輩:學、望、醇、德,勛、志、名、臣,家、聲、克、振,世、澤、長、新之後又排了十六輩:和、朴、為、本, 忠、厚、立、身, 繼、承、先、祚, 永、久、守、遵。我古城李氏自伯榮祖帶謹祖遷安丘小北莊(今小河口)後,雖經多年發展,門戶漸大但與當地峰山李相比,門戶較小。後仙人指點,郚城北靠汶河,東有翔龍山,宜向東發展,翔龍山周圍風水好、人氣旺,安居大吉。李氏族人牢記仙人名言,後人遂遷居紅沙溝、東紀莊、西紀莊、西石廟、西澇山、曹家陡溝等村。不知何故,起初,李氏遷居的村莊名後都帶“子”,大概與“李”字有關吧,後來省去了。近一個時期,又有人遷往輝渠鎮的劉家店子、馬家埠子等村居住。

風水傳說:

相傳清朝同治年間,縣太爺路過這裡,看見這裡山清水秀,就想在這歇息一下,順便攫取李氏族人一些好處,由於縣太爺官聲不佳,一貫魚肉百姓,村里人一向憎恨,所以就沒有好生款待,想這縣太爺心胸何其狹窄,就想著禍害一下這個忠善淳樸的小村莊。恰逢他身邊有一個精通風水的術士跟他說此地北瀕汶河,東臨溫泉河,南呈沂山余脈之龍氣,屬風水中極少的面山背水的“騎龍格”格局。從這裡向南看去就像有兩條龍拉著輦車向南奔跑,而此村正在輦車上,風水極佳,且這裡曾是郚城舊址,百年內當重現往昔繁華,成一重鎮。縣令小心眼,一聽這還了得,就問術士可有破解之法,說此地村民不識時務不配這等繁華。術士掐指一算說:村內有一古樹,枝葉參天,高聳入雲,其土下三尺有一缽,缽內盛滿墨水,此墨水村(小河口前稱)風水之精華,有此缽,這個村子將會出現用這一缽墨才能寫完的高官富賈。要想破此風水只需將此缽挖出,倒盡其墨,風水必破。於是縣令就讓人把缽挖出來把墨倒掉,令墨水村改名為小河口村,當時恰逢下雨,路上滿是泥漿,縣令讓人又用那缽盛了滿滿的一缽泥漿埋於樹下。於是小河口的風水被破,原本該出的富商巨賈變成了如數泥瓦匠。那顆巨樹解放後還有,可惜大躍進時被砍掉大煉鋼鐵了,現在已不可查。現在有些人還說前些年撤鄉並鎮本該把中心鎮立在郚城舊址上,無奈風水已破,聚不住這財氣,才將中心鎮設在了凌河。當然這都是傳說,不足信。

著名景點:

郚城故城位於安丘城西南30公里的紅沙溝鎮小河口村前,下營至小關公路南側。東西300米,南北400米,總面積12萬平方米。故城遺址東、南兩面臨河,土質黃黑。故城東部因取土遭破壞,形成斷崖,文化層深達4米,上層為秦、漢、隋、唐文化。中層為商、周、戰國文化。下層為龍山文化。出土的文物標本獨具特色,時間連續性強,主要有銅鼎、提梁壺、盤、劍、陶瓮、罐和石佛像等。1979年安丘縣人民政府公布該故城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郚城,春秋時為紀國邑,稱郚。齊國滅紀國後,郚歸齊國。西漢時於此地設郚城縣。東漢時並於朱虛縣,降為郚城亭。<續山東考古錄>引<地理風俗記>載:“朱虛縣東四十里有郚城亭,故縣也。是郚城亭,即郚城縣降為亭也。”晉惠帝於此置平昌郡。北齊天保年間改為琅琊縣治所。隋大業二年(606年),琅琊縣改為郚城縣。唐朝初,因洪水等自然災害,郚城夷為平地,昔日的繁榮不再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郚城縣並於安丘縣。從春秋到唐代1400多年中,郚城一直是比較重要的地方,其中作為郡、縣治所有500多年。

從故城暴露的遺蹟遺物分析,古人曾在此繁衍生息,為歷史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。該故城對研究原始社會的衰敗,奴隸社會的形成,封建社會的割據,有一定借鑑作用。後來,先輩立村時,為紀念郚城過去的繁榮,取村名皆不忘“郚”字,郚城故城以西的村初稱郚西,後來稱西郚,如李家西郚、劉家西郚。故城以南的稱南郚,以北的稱北郚(紅沙溝鎮的小北郚村)。“人民公社”時,故城附近的幾個自然村為郚城大隊。小河口村原名小北莊即意指位於故城北邊的小村莊。明隆慶三年(公元1569年)七月一場特大洪水淹沒了小北莊。村莊遭盪,村址南移二里,於溫泉河西岸即原郚城故城立駐。關於郚城當地還流傳一則神話,如下:

郚城神話
郚城矗立自東周,槐老蔭濃不計秋。
梳妝樓聳先望月,獅子崖頭緊坐流。
翠石嵯峨虎豹嶺,紅冠芍藥鳳凰頭。
駱駝脖子山根在,南山古廟幾時修。
郚城始建於東周之末,其舊址在山東省安丘市紅沙溝鎮委駐地以西的1.5公里處。以上舊詩是郚城八大景,詩中的老槐樹、梳妝樓、獅子崖、虎豹嶺、紅冠芍藥、駱駝脖子與南山古廟,皆是郚城目鼎盛時期的美景。其中最為神秘的是郚城東半公里的梳妝樓,此梳妝樓並非人工造成,而是根據形似而命名的自然景觀。後郚城滅,梳妝樓給後人留下了一則神話——
傳說有一年臘月初八,天寒地凍,冷風刺骨。郚城中有一位勤儉的七旬老翁,夜間到城東拾糞。只見梳妝樓前一片光明,如同白晝。他走近一看:啊!那么繁榮的“夜市”!賣什麼的都有:菸酒糖茶、油條火燒、服裝鞋帽……最令人驚奇的是:那位賣鮮桃的少婦,紅褂紅褲紅鞋子,頭上戴一口鐵鍋,長得美麗無比,正在賣一筐帶綠葉的桃子。老翁心想:寒冬臘月,哪來的這么鮮美的桃子呢?便問:“少婦人,你這鮮桃真好!多少錢一斤?”連問三遍,少婦不答。老翁生氣了:“你啞巴啦?”“噹噹當”朝著少婦頭上敲了三糞杈子。只見那明亮的環境立刻消失,賣東西的也無影無蹤了……
第二天晚上,老翁睡不著,越想越覺得昨晚的情景不可思議,於是起身穿衣,再到梳妝樓前看個究竟。“夜市”沒有了,梳妝樓上紅燈高掛,紅衣少婦正在梳妝:她將女人頭搬下來梳頭髮,露出本相嚇死人:青面獠牙,血口紅鼻,令人毛骨悚然!那就是後人傳說中的紅孩子妖魔。只見那妖魔將人頭面具畫眉描眼、搽胭抹粉,梳好髮髻後又安在自己頭上,才恢復了紅衣少婦之美貌。老翁看罷,冷汗涔涔,回家關門躺下。
紅孩子妖魔挨了三糞杈子,決心對郚城實行報復。有一天郚城王剛一出門,就被紅衣少婦攔住了馬車。少婦言道:“奴家父母雙亡丈夫早喪,無依無靠,只好流落郚城討口飯吃,不料郚城人不行善事,我還挨了打,三天沒吃到半碗飯了。”說完痛哭流涕。郚城王說:“起來起來,難道這么大一座城池,還管不起你一個女人吃一頓飯嗎?你儘管去吃。”“謝謝城王關照!那我就不客氣了!”少婦破涕為笑,飄然而去。
當夜,郚城陷落,人畜全無。四周村莊的百姓傳言:“郚城被紅孩妖一夜吃光,生命無一存留。”
據考古得知:郚城的突然毀滅,是由於地震。當時科學不發達,人們不曉地震為何物,看到郚城遇難,只好用神話詮釋,並流傳至今。

李姓出自嬴姓,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。堯時,皋陶曾擔任大理(掌管刑獄的官)的職務,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,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,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,以官為氏,稱理氏。
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。一種說法是:商紂時,皋陶後裔理徵,在朝為官,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,而被處死,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,因食李子充飢,才得以活命,故不敢稱理,便改姓李氏。另一種說法是:據《姓氏考略》記載,周之前未見有李氏,自從有老子姓李,名耳,為利貞的後裔,因祖上世代為理官,理、李兩字古音相通,便也以李為氏。顯然,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。唐高祖李淵認為李姓的始祖是皋陶,所以追尊皋陶為「德明皇帝」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